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穿成亡国公主后

99. 第九十九章 她是这样的梁萤啊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yfwaji.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99. 第九十九章 她是这样的梁萤啊(第1/2页)

    整个夏日人们都忙碌纷纷,远在河城的赵老太收到梁萤给她寄送的青州小食,有葛根粉,桂花藕粉,林林总总好多种。

    赵老太不识字,让李疑给她读梁萤写来的书信。

    李疑坐在矮凳上讲书信里的内容,言语里不乏欢喜。

    赵老太摇蒲扇,兴致勃勃道:“我这辈子还没去过京城呢,想来比河城要繁华得多。”

    李疑笑道:“照眼下这个速度,咱们俞州多半明年就能打到京畿去。”

    龚大娘暗搓搓道:“日后岂不是要入驻那金銮殿?”

    李疑点头,“一统九州,定是要登那天子宝座的。”

    提到这茬,赵老太拍大腿道:“我这个乡野老婆子算是长了回出息,竟也稀里糊涂攀了皇亲国戚。”

    李疑失笑,感慨道:“从安县起家到现在,也差不多快九年了,我们这群蛮鸾山的人也真是走了大运,明明是一帮土匪,却眼瞧着步步高升,现在回头想想,着实不可思议。”

    赵老太道:“我马如会这辈子也算是慧眼识人。”

    龚大娘:“也该是老赵家有上苍护佑,最初阿萤三番五次往外逃,若不是你押着秀秀去寻回来,外头那样的世道,只怕早把她折了。”

    赵老太:“这也怨不得她,宫里头长大的孩子,哪见过这吃人的世道,想来那些时日她吃过苦头也悟明白了,要么随波逐流,要么揭竿而起。

    “若是换作我,是没那个胆量敢去反的,且还是一个娇弱女子。

    “如今回头看看她一路走来的筹谋,步步谋划,皆是剑走偏锋险中求胜,若没有她做主心骨把周遭的人们聚拢起来,又哪有俞州今日的强盛?”

    李疑应道:“是啊,从无到有,每走一步都不容易。

    “我记得最险的一步是俞州夏氏进犯临都的那次,若非她弄出火药来,只怕咱们这帮人早就回蛮鸾山了。

    “还有一次便是楚王派兵十万来打河城,若非她认祖归宗召集天下诸侯把钟林大军化解,只怕俞州危矣。”

    赵老太:“我倒觉得汶阳大军来犯才是险中之险,关乎俞州存亡。”

    李疑拍脑门,“我倒是把这事给忘了,东州一战当真惊险。”

    他们就这些年的经历唠了起来。

    李疑似想起了什么,说道:“过两日我就要往永庆那边去了。”

    龚大娘好奇问:“去永庆作甚?”

    李疑:“眼下俞州境内安定,待郑曲他们打下一个城池,我得带人过去把土地下放了。这阵子老夫人要多加注意着身子,大伙全都忙碌,恐顾不上你。”

    赵老太笑眯眯道:“你们尽管去忙,我不会拖后腿。”

    之后李疑又同她说了些其他,没过两日就带人动身前往永庆。

    待一行人抵达永庆那边时,郑曲和姜怀已经接连收服了两个郡城。

    现在治内的人手紧缺,临都那边也调派了三人过去。

    胡志国许久不曾与李疑相见,两人唠起俞州兵的情形,皆是感慨。

    姚氏给他们备了小酒,二人坐在一起说起这些年的经历,言语里无不欣慰。

    胡志国道:“郑校尉说俞州军目前已经有二十万人了,这一路横扫下去,还会收编更多的兵丁,打进京畿指日可待。”

    李疑点头,“阿萤来信说争取明年打到金銮殿。”

    胡志国抿了口小酒,“这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我们永庆这边的粮已经下调到十三文一斗,我胡志国活了半辈子,还是头一回见。”

    李疑:“盐价也要下调,估计压到一百四十文一斗,以后待各方局势稳定下来,把粮价控到七八文一斗,方才能刺激当地的人口增长。”

    胡志国点头,“是这个理,这些年战乱,各地的人口锐减大半,想要让底下的老百姓多添丁,除了世道太平外,还得让他们有温饱,兜里有盈余,方才能促进添丁。”

    两人都是治内的一把好手,深知底层的不易。

    永庆是他们的发源地,可以说当地的治理极具代表性。

    现在郡内粮食充足,教育也跟上了,商贸往来频繁,乡县的物资丰富,道路四通八达,世道太平法治清明,案件也大大减少,是俞州所有郡县要效仿的典范。

    以后东州梁州青州也会走同样的路子,把永庆的模式复刻过去。

    翌日两人前往郑曲他们打下的城池办差,因着知道要打豪绅恶势力,姜怀等人索性攻下一座城后顺便就把当地的豪绅和地头蛇强盗土匪那些一并清理了。

    这样胡志国他们过去了直接下放土地,速度要快捷得多。

    郑曲和姜怀联手协作,但凡收服一个地方,当地的兵丁就全部收编走,只留少许给胡志国他们差遣。

    当地老百姓对俞州军的入侵一点都不抵触,因为他们不会乱杀无辜,只针对当地恶霸和有钱有势的人。

    毕竟对于这些窘困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处于被盘剥的阶层,自然盼着上头能劫富济贫。

    通常打下来的城池无非是两个套路,取缔徭役和土地下放。

    后头的人跟不上,前头的人则先替他们把豪绅手里的田地充公,下放通告让当地修路扩宽,尽早取缔徭役。

    昌元郡这边的老百姓顶着烈日扩宽修路,趁着休息的空档,人们坐在树荫下唠嗑。

    他们七嘴八舌议起永庆那边的粮价,一斗比这边足足少了十文钱,且官盐也便宜不少。

    想到以后土地下放,他们的日子也会跟永庆那边一样,人们似乎觉得汗流浃背也值了。

    一妇人拿汗巾擦脸,说道:“永庆那边的军爷说他们当地的县里到处都开办了学堂,以后连乡下都会开办,我可盼着呐。”

    她旁边的男人道:“学堂好,日后娃娃们也有了出路。”

    “是啊,我们这辈人吃些苦头没什么,就盼着自家的孩子能谋得一份前程,莫要再像我们这般活得稀里糊涂。”

    “等上头把土地分到手里,日子不就有盼头了吗?”

    “衙门说把路修好了就取缔徭役,我就想不明白,咱们村的路挺好的,何苦还要扩宽折腾?”

    “嗐,听说是为了方便以后的商贾和衙门运送物什,话又说回来,路扩宽了,咱们自己出行也方便。”

    秋老虎一过,天气便渐渐凉爽起来,永庆这边的昌元、遂庆、巴城和云安等地陆续被郑曲等人攻下。

    而另一边的甘宗群大军则沿着广郡横扫,从怀泽、龙营、平卢扫到益州。

    因着手里握着强兵悍将,沿途郡城多数都俯首称臣,不敢与其抗衡。

    奉三郎也从鲁郡往江原方向攻占。

    三支队伍一路攻打一路收编兵丁将士,但凡愿意投诚的就收编,不愿意的就用武力打服,简单粗暴。

    秋日时俞州军以极快的速度扩张,赵雉在梁州那边留下三千兵由程大彪镇守。

    那些兵全是自己人,以防两州生乱,用于辅助俞州的从事们搞土地下放。

    待州内大趋势稳定下来后,梁萤把陈安留在这边,同赵雉往东州去了。

    东州这边的许正英等人忙得脚不沾地,甘宗群他们攻占城池的速度委实太快,他根本就追不上,只喊干不完的活计。

    梁萤过去时,许正英同她大吐苦水,把她逗得失笑,调侃道:“许从事还嫌甘老将军快呐,我听说他们攻打下一个城池之后,就顺道把当地的豪绅和地头蛇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yfwa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