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大明:开局抄了百官的家

第一章 朕的钱呢?!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yfwaji.com提供的《大明:开局抄了百官的家》第一章 朕的钱呢?!(第1/1页)

    “陛下!陕府急奏!”
    “陕北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又遇蝗灾,秋蝗遮天蔽日!粮食颗粒无收!百姓缺衣少食,忍饥挨饿!只得啃食蓬草树皮度日,请陛下速拨粮饷赈灾!”
    “起奏陛下,略阳洪涝,农舍全没!百姓流离失所,死伤过半!请陛下速拨赈灾白银!”
    “陛下!齐鲁一带白莲教作祟,外加流寇作乱!齐南府军饷见底,官兵哗变,请陛下速拨饷银!”
    “陛下!辽东急报!建奴集结万人马,围攻我瑾州,辽东军饷迟迟不至!将士们已无战心!瑾州若破,我大明的宁远防线必将崩溃!还请陛下速拨援军,军饷!”
    天启七年(公元年),大明王朝已是日暮西山,风雨飘摇,外有后金建奴纠集蒙古诸部,对大明关内频频用兵。
    内有天灾横行,流寇作乱,旱灾,蝗灾,水涝接二连三,粮食产量荒薄无收,百姓叫苦连天,饿死,旱死者不计其数,无数灾民以观音土填腹,最后腹胀而死。
    内忧外患,兵荒马乱,大明,俨然一片亡国之兆!
    此时的大明王朝,宛如汹涌海波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紫禁城,乾清宫。
    金碧辉煌的大殿上,一面貌清俊,明眸皓齿的少年,正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地看着手中的奏折。
    崇祯皇帝朱由检,十六岁登基为皇,执掌大明江山,摆在他面前的,不是那个万国来朝的大明江山,而是一个破败不堪,大厦将倾的烂摊子!
    少年天子看着眼前全国各地的灾报,心里只想骂人。
    “草了,没想到,在读书馆看了一夜的明史,醒来居然穿越到了崇祯皇帝的身上?!”
    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学硕士,自幼爱好明史,曾无数次幻想过,回到明朝,挽救华夏于危机之中。
    没想到,美梦成真,但,穿越到明末天启七年,大明只有十七年就要灭亡的时间点,这还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算起来他穿越过来,也快有一个月了。
    “唉,别人穿越,都是回去各种享福的,就算是当皇帝,那也是盛世,为何就我穿越到这亡国之君的身上啊?”
    关键是,别人穿越过来,都会有系统之类的外挂,而他呢?除了穿越前的记忆和身为工程学硕士所掌握的知识以外,毛都没有。
    少年在心中暗自叹气。
    如今大明病入膏肓,内忧外患,唯一能拯救大明的,唯有——工业革命!
    以他的学识,要加快大明现有的科技进度,并非什么难事,然而问题是——钱呢?
    改良火器,基础工程建设,兴修战舰,哪个不要花费天价的白银?
    更何况朝廷近年来连年用兵,加之天灾不断,国库早已是入不敷出!
    而且,眼前的这些天灾人祸还算不上什么,真正要命的,还在后头呢。
    那便是三年之后的——明末大瘟疫!
    直接导致两千多万人口的死亡,要知道,彼时大明的总人口才不到千万!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这是天降大任,我既然来了,就一定要拯救大明于水火之中!我华夏万民,必定不能再重蹈三百年后屈辱覆辙!”
    想到这里,少年天子威严地扫了一眼朝下的诸多大臣,道:
    “内阁大学士施凤来何在?!”
    “臣在!”
    众臣之中,一尖嘴猴腮之人急忙站了出来。
    “依卿所见,辽东军饷,陕北赈灾饷银,略阳赈灾饷银,齐南府军饷,统共需要多少银子?”
    “回陛下,经户部统计,共需五百万两”
    听到这个数字,朝中众臣,包括立于天子两侧的侍女,太监,以及权倾朝野的东厂提督魏忠贤,脸上都露出了震惊之色。
    五百万两!
    要知道,目前朝廷一年的税收才三百万两!
    当然啦,这三百万两指的是收到手的税银,大明实际上的税收水平远不止于此,至于这些钱去了哪里朱由检心中有数。
    “国库现在还有多少银子?”
    “启禀陛下,近年来朝廷连年用兵,库银消耗甚巨,国库目前的库银只有二十万两”
    二十万两。
    堂堂大明王朝,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库里居然只有区区二十万两库银!
    这点钱,别说什么发展科技了,就是现在白送你一张燧发枪图纸,你有能力批量生产吗?你有能力维护吗?你有能力生产与之相匹配的弹药吗?
    “哼!”
    天子猛的一拍龙椅,龙颜大怒。
    “众位爱卿,眼下我大明,外有建奴狼子野心,内有天灾流寇作乱,诸位说说,该当如何呀?”
    朝下众臣,面面相觑,良久,满朝文武,居然无一人出谋划策。
    “一群酒囊饭袋!”
    朱由检忍不住在心中暗骂。
    他不由得想起,史书上,崇祯皇帝在亡国之时,那句发自肺腑的:
    “天下文官皆可杀!”
    现在看来,确实不假。
    当年洪武开国之时,太祖皇帝体恤天下贫苦学子与农民,在税收政策上是十分宽松,能少收的,尽量少收,能宽松的,尽量宽松。
    结果呢?
    太祖皇帝体恤贫苦学子,换来的就是后世东林党的形成。
    这些自诩清高,张口天下,闭口百姓的文官们,营党结派,大肆贪污,侵吞国家财产,兼并土地,搞得朝廷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可以说,明朝末年,朝廷的财政系统的崩溃,这些文官集团是罪魁祸首!
    “呵呵,好啊,满朝文武,平时舞文弄墨,歌功颂德,如今国难当头,竟无一人能有良策!”
    此刻的朱由检,真的是恨不得将这些国家的蛀虫统统抄家!
    他很清楚,十七年后,闯王李自成洗劫京城,从这些朝廷命官的家里,一共搜刮出两千万两白银!!!
    这还不算其他的珠宝器物!
    但,他如今才刚刚登基,人心未稳,再加上东林党,以及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还十分庞大,这个时候,还不宜动手。
    。

【请收藏哇叽文学 yfwa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